 |
|
联系人:吴先生 手机:13981929932 电话:028-86679028 QQ:1479333045 邮箱:1479333045@QQ.com 邮编:610017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大安西路 |
|
|

成发·莱茵北郡项目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厚城路与蜀龙大道交界处,占地面积165.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0.86万平方米,绿地率不低于30%。项目建筑为德国现代主义风格,项目定位为新都中高档大型社区。 关键词:格调--高雅精致 生态的艺术的 氛围--富有现代生活韵味 风格特征—高尚品质、细腻而富有功能情趣、典雅而不失现代活泼的生态艺术景观式样 1 思路切入点 A古典景观的传统处理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交融 B 尊重场地的客观特征,于差别处强化其个性,于相交处强化其联系 C 功能的便利性原则 D 强有力的轴线形成景观框架的重心 E 院落内与干线上大小空间的衔接和变化 F 入口的感觉:震撼人心,引人注目;景观主轴线的感觉:视觉的引导性,引人入胜;组团内的感觉:温馨实用而富有艺术化气息 G 整体的氛围应该是:得体的外围,有力的骨架,实用的细节,生态的材质,艺术地拼接。 2 对德国景观的理解 A 传统的古典景观认为园林式依附于建筑的外轮廓存在(新古典主义风格) B 现代的德国景观认为园林是生态的,又是与艺术****融合的,在寻求场地、空间的塑造中,利用大量的艺术语言,景观作品与建筑、生态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德国建筑及景观风格已经迈入追求生态发展和功能与艺术共生的新阶段。它更强调长远的艺术化效果及功能的完备性。 3 现代德国建筑风格与古典风格景观的碰撞 继承传统****的方式**是对传统进行剖析和消化并且植入当下社会的功能性需求,这是对传统认识的****步。利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骨架形成社区的主框架特征**是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但新兴的建筑样式同样衍生出新的生活方式,而新的生活方式急迫需要适应其功能和审美的新的景观样式。在传统的框架下植入新的富有功能和艺术化的个性组团,使之适应新的需要,这**是传统和新兴风格的碰撞,同样是现代建筑与古典景观的碰撞。 4 设计风格的形成:新颖典雅 新旧结合 艺术化且富有生活气息 新颖----需要引入新的元素及新的组合样式,以适合现代审美及功能的需要 典雅----富有华丽的古典气息,彰显其****血统的独特气质 新旧结合----新旧的结合体现在结构和元素上,也体现在于对传统元素的不同理解 艺术化且富有生活气息----景观元素的处理需要显得有艺术的氛围,但又不能脱离生活化的气息,使之成为社区景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一部分 三、总平面功能规划 1 人车分流的布局 实现外围干线作为地面停车的主要区域,将内院部分更多的留给景观。停车位的设置同时将地形的打造纳入其中,使之功能化与艺术化相结合。停车道干线同时应成为社区板块的边界。 2 强调场地的高差,形成立体景观空间 强化建筑设计上对半地下室顶部院落花园的处理,使之成为独立于道路干线外的景观组团个体。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形成立体化的景观效果。高差化的处理同时可以对噪音及室外活动干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所降低。 3 强调院落的功能实用性及个性化设计 院落内景观的构成应该首先尊重整体布局的功能性原则,这要求将室外活动场地、游泳池、景观水池等构筑设置纳入到不同的院落内,实现其个性化的设计原则。 4 关于景观空间“大”与“小”的关系 原有建筑形成的空间显得紧凑而缺乏整体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强调其入口和框架主轴线的关系,突出社区的块面化效果,给人以规整大气的外轮廓特征。这**是景观空间“大”的一个主要前提。院落内物理空间的小是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微空间的局部打造,实现景观场地的边缘似乎被建筑的边缘阻断,形成缩小建筑的处理方案,这样,无形中,景观的边缘被放大了,单纯空间的连贯性通过曲折变化的层次化空间的加工,显得多维而丰富,自然而然也显得“大”了。这样小的空间也赋予了大的样式。 5 景观园路的便利性原则 景观园路的构成应尊重便利性原则。同时,园路应该将不同的景观组团和景观节点进行串联和融合,使之形成独立于车型干线外的独立景观园路系统。 四、景观分项设计 1 主题性院落的形成 小高层半地下室区域的景观设计依附于整个场地高差的现状,位于地下室顶板上方的空间被建筑围包围行成一个围合的景观庭院。该区域平坦,流线布局串联三个组团区域,其中布置儿童设施等功能设施。进入该区域的阶梯利 用造园手法在****使用的情况下更增加了观赏性。无地下室区域庭院采用简洁,大气.,富有层次的空间来满足人的需求。运用简练,现代,充满活力的手法打造一个独立的院落。在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之上,追求独特的景观特色。平面构成线条流畅,空间分布错落有致,使整个庭院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品。 多层半地下室区域考虑地形结构与建筑的布局关系,把该地定位为观赏性加少量参与性区域。一侧为地下室入口,采用台地短墙的方式弱化高差,不规则的造型达到了各个良好的观景视觉效果.进入该区域的景观阶梯与台地灌木池相结合,****使用功能的同时扩大了景深效果。三个主题庭高程半地下室区域采用台地短墙柔化高差。运用多层跌水景观强化视觉效果又柔化与硬质景观的过渡。 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起功能性,形成了良好的空间结构。 2 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 (1).别致 (2).生动 (3).参与性 (4).体验性 (5).具有风格化倾向 (6).切合楼盘主题 3 景观植物的设计原则 (1).整体感,透视感 (2).季相变化明显 (3).结合地形 (4).质感丰富 (5).色彩层次丰富 (6).强调空间的塑造 4 景观水体的设计原则 5 景观照明的设计原则 (1).完善小区功能需求,展现小区夜景; (2).灯光色彩较温馨; (3).突出小区生活魅力; (4).局部景观可以突破,采用创新体验照明。
|
|
|
|
|